在德远助残服务中心的办公室里,总能看到一个专注的背影——24岁的吴杨春正伏案工作,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,屏幕上的数据随着他的操作被逐一分类、标注,形成清晰的逻辑脉络。尽管早产导致的听力障碍让他生活在一个安静的世界里,但他用坚韧的意志和无限的热情,在数据标注领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。
吴杨春毕业于长春大学,如今是德远助残服务中心的一名数据标注员。他的工作看似简单,却需要极高的耐心与专业度:每天打开标注平台后,他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对3D模型、2D图像等复杂数据进行细致分类与标注,确保每一份数据都能精准服务于人工智能训练与算法优化。“数据是智能时代的基石,我的工作就是让这些‘基石’更稳固。”他用手语和文字表达时,眼神中透着自豪。
面对庞杂的数据任务,吴杨春总结出一套高效工作法:“放下手机,隔绝干扰,专注当下。”他坦言,听力障碍反而成为他专注的“优势”——不受外界声音影响,能更沉浸地投入工作。而团队协作时,他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与同事密切沟通,确保项目进度无缝衔接。“他虽然听不见,但沟通效率比许多人都高。”同事这样评价他。
工作中难免遇到难题,比如标注标准临时调整或数据逻辑复杂难辨。每当这时,吴杨春总会先冷静分析问题,再主动向团队和上级请教。“乐观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,而沟通能打开更多可能性,这种积极态度感染了身边许多人,团队负责人称赞他:“吴杨春不仅专业能力强,更擅长用行动传递正能量。”
工作之余,吴杨春坚持跑步锻炼。“跑步让我保持健康,也让我明白:人生像一场马拉松,只要坚持就能抵达终点。”他笑着说。这份坚持也被带入职业规划中:他定期参加中心组织的技能培训,希望在未来涉足更复杂的数据分析领域,“我想证明,身体障碍从不是能力的边界。”吴杨春深谙平衡之道。他严格划分工作与休息时间,避免过度劳累;下班后,他喜欢陪家人散步、与朋友看电影。“对生活的热爱,让他在压力面前始终从容。
在德远助残服务中心,吴杨春不仅是优秀员工,更是许多残障伙伴的榜样。他的故事印证了中心的理念:通过个性化支持与无障碍环境,每一位残障人士都能绽放独特价值。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:“我听不见声音,但我看得见光——那是对未来的希望,也是对自己的期待。”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